放大临空优势 打造“空港双流”核心力量

www.daliank.com   2017-12-13   来源:双流网
〖字体: 〗〖背景色: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打印本稿〗〖关闭
  双流区《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一)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是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面向全球市场参与产业分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力量;其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十三五”期间是双流加快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率先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区将紧扣服务业发展新特质,顺应省市规划新导向,适应城市发展新需求,聚焦“中优”、融入“南拓”,着力构建口岸体系优越、临空特色突出、商贸经济繁荣、创新创业活跃的国际化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空港双流”自贸经济发展,全面增强双流城市发展极核功能和发展能级,努力为成都建成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双流力量。
  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坚实基础
  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中国(成都)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经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进一步筑牢了双流经济发展的坚强基石。特别是围绕服务业的发展,我区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着力改革创新,取得新的成效。
  上周,从区商务局传出好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10.59亿元,高于市级目标0.9个百分点;同时,1—10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分别完成150.9亿元、301.3亿元、201.8亿元、26.7亿元,均完成或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我区紧紧依托枢纽机场和综合保税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进一步壮大了产业规模。同时稳步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服务业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更趋科学合理。目前全区批发贸易、餐饮服务及非营利性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从约40%下降到30%左右。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航空枢纽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到60%以上,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
  以临空经济战略为导向,我区先后建成并投运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国际快件中心、国际商展中心、进口冰鲜产品口岸等一批功能平台,临空现代服务业引领西部临空产业新城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同时聚集了一大批服务业重点项目,为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区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创新资源、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临空资源,面对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等重要历史机遇,将开创双流服务业引领自贸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保持服务业高速推进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我区服务业将按照“临空特色、集散口岸、自由贸易”发展方向,以国际航空枢纽和口岸平台为依托,以发展亚欧客货转运中心为突破口,以航空枢纽服务为核心支撑,以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为重要增长引擎,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到“十三五”末,我区将基本形成创新动能充沛、文商旅融合、高端业态集聚、辐射带动强劲的区域性国际化临空服务业集聚区,建成临空总部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突出的临空现代服务业产业生态圈,形成“全国知名、西部一流”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全省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引领示范区。并以开放发展、创新发展为主线,聚焦放大临空优势,努力促进双流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机制转换、发展提质增效、集聚辐射能力提升。到20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40%,力争达到45%。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区服务业在空间布局上将着力放大临空优势,坚持“城乡一体、产城相融”理念,着力形成 “一核引领,两区协同,三带联动,多点共兴”的空港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建成面向“一带一路”创新发展的开放型、国际化空港现代服务业产业生态圈。
  其中,“一核”主要是以航空枢纽功能区为空港服务业发展核心,形成空港现代服务业引领发展区;“两区”主要是指国际供应链枢纽核心发展区和空港高端商贸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三带”则指成新蒲生态旅游观光带、蜀风牧山农耕文化产业带、锦江滨水走廊复合功能带,通过“三带”联动,形成空港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格局;“多点”就是在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区,融合互联网创新成果,打造一批品质化社区生活服务示范点,形成空港全域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