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www.daliank.com   2017-08-02   来源:
〖字体: 〗〖背景色: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打印本稿〗〖关闭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对推动科教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加快建设空港创新创业高地、打造天府新区经济核心增长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根据《成都市创新型城市2025规划》《成都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以及《成都市双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安排部署,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省委、市委总体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环境显著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1.创新创业资源加速聚集。拥有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科院光电所、核动力研究院等知名高校院所,共建有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硅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核电设备综合试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产学研联合实验室93个,已聚集国家“千人计划”16人、省“千人计划”32人、“成都市人才计划”39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市第二。2015年,全区财政科技投入达1.85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58%,在中西部地区名列前茅。

2.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5亿元,专利申请3884件、授权161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0件。技术创新能力与成果产业化应用优势不断显现,完成技术交易额20.59亿元、同比增长10%。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2.9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8.1%,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至69.9%,成功引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成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3.校地合作不断深化。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校院地协同创新工程,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高校院所与地方共建产业研究院、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等创新创业载体,全区共建各级各类创新研发平台114个,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正式挂牌,与电子科大、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共建的研究院及产业园陆续建成投运。设立3000万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和3支规模均达1亿元的青年大学生天使投资基金,推动协同创新和高校院所成果就地转化。

(二)面临形势

1.全球产业发展格局面临重大调整。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主要产业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不仅加速传统产业的换代升级,同时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已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实施“再工业化”“工业4.0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对双流而言,正面临高端突破与低端升级的双重压力,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紧跟发展趋势,主动融入国际再分工体系,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2.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渐成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已部署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以“互联网+”跨界融合为突破,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全面推进制造业升级。当前,全区主导产业发展不仅经受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严峻考验,更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必须深刻认识互联网对提升生产力水平和要素规模比较优势的重要战略意义,以互联网思维重点发展科研服务业,依靠市场机制和产业化创新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找准在新一轮战略布局中的定位,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3.科技创新发展任务紧迫。全区科技创新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主导产业优势突出、传统产业基础扎实、新兴产业蓄势待发,已具备建设创新创业高地的基础和条件。全区须抓住“一带一路”战略、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瞄准中国制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推动产业低端提升、中端崛起、高端突破,全面提升竞争力,担负更多更大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以建设空港创新创业高地为目标引领,依托省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优势,深度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研发平台、一流产业基地,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新经济快速成长,全面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为加快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提供强劲动力。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前瞻布局。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按照战略需求,立足基础优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针对制约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创新驱动,技术突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国家需求和市场导向,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作用,持续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化发展。

——面向全球,集聚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继续扩大开放,努力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打造一流水准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强化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整体效能,推动产业高端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2020年,科技创新资源潜力充分释放,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特色突出、支撑有力、创新引领的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全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培育出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涌现一批新型产业业态,在若干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占据国内领先优势,依托科技创新支撑实现产业倍增,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具有双流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的样板典范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2.具体目标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重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1%60%以上规上科技型企业设有研发机构,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

——创新创业人才汇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50以上,拥有专业技术人才3万人以上。

——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专利申请量达52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20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65%以上,实现总产值1300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产值超过1500亿元。年孵化项目50个以上、年上缴税收突破10亿元。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各级各类创新研发平台150家以上、各类科技企业孵化载体面积180m2;培育一批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聚集各类创新创业基金规模达5亿元以上;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及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完善。

 成都市双流区科技创新“十三五”主要发展目标

   

2015

2020

科技进步贡献率(%

63

68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3.0

4.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0

2.1

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件)

1539

2200

技术市场交易额(亿元)

23.6

34.5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125

18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652.94

1300

创新创业载体数量(个)

3

14

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万m2

37

180

三、主要任务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促进校院地协同创新,加速聚集人才,拓宽资本市场,拓展载体空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坚持市场导向、创新改革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号工程”,建立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创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全区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高标准、高水平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及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全球科技创新要素加速向双流聚集。明确科技创新领域政府和市场的定位,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加快制定实施相关政策,落实配套措施,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支持全区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科技成果“三权”改革,鼓励高校院所自主决定采取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快转化。

(二)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按照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聚焦双流具有高成长性、持续创新能力强、具有领先优势、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的优势产业,依托创新支撑,培育发展成为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涵盖信息安全、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消费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航空装备、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扩大技术优势,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研发制造全产业链、创新要素配置中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演进升级。潜力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健康医疗、文化创意,主要开展跨界融合创新,加快互联网与金融业、零售业、医疗健康业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

(三)深度融入“创业天府”行动计划

以“创业天府”行动计划作为“十三五”时期全区创新创业行动指南,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营造积极向上、敢为人先和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社会环境,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建设创新平台,支持发展创客空间,着力建设“孵化+创投”模式的新型孵化器,支持建设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人才支撑发展战略,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探索“企业需求+高校研究”的运行模式,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原始创新、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优化创新创业投融资机制,构建“创业投资+债券融资+上市融资”多层次创业融资服务体系,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

(四)全面推进校院地协同创新

重点依托区内高校院所和工程技术中心,立足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整合现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支持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支持核动力研究院等院所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支持区域内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支持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激发校院地协同创新活力。支持区域内外高校院所在双流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组织的建设和引进,探索新型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五)加快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创新转化体系和产业培育体系,搭建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培育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提升军工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深化军地协调与合作对接机制,推进军民融合载体建设,发挥辖区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核动力研究院、中电科29所等一批军工龙头单位科研优势,积极搭建电子信息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开展军用电子装备和信息系统、多种平台电子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园。搭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体系,支持以川开电气、成都航宇等为代表的一批民口单位和科研单位参与军工科研项目、军民科研生产,支持军民合作共建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六)大力提高科技服务民生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科技服务民生的核心理念,把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惠民实效。用科技发展成果推进政府服务智慧转型,构建政府智慧管理新平台。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形态,促进科技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入推广,积极推行“智慧生活”,促进医疗、教育、文化、社保、社区服务、食品安全等社会公共服务智能化示范区建设。利用科学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深化“互联网+教育”实践,丰富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学科管理的融合创新。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在科普月、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安全、生活常识和老年益智、青少年小制作等科技科普活动。

四、创新支撑产业发展

按照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聚焦双流具有高成长性、持续创新能力强、具有领先优势、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的优势产业,依托创新支撑,培育发展成为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兴电子信息产业

突出新兴电子信息在双流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全力建设成都芯谷、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依托中电子、中电科、海威华芯等重大项目,推动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终端显示、物联网、大数据及云服务等产业全链条发展,建设集芯片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封装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构建中国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下一代信息网络关键零部件、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的研制和运营服务。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封装及测试技术研发和芯片制造。围绕信息安全大力发展以基础软件、开发支撑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为重点的高端软件产业和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及运营服务为主的信息服务业。

1)下一代互联网与信息安全产业。下一代互联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融入安全生产、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领域。

——重点任务。组织产业技术联盟及企业积极承接下一代互联网国家重大专项,引导相关国际组织机构落户双流。实施下一代互联网提升计划,率先在各专业园、产业技术研究院部署下一代互联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搭建关键技术和评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政务、金融、农业、能源等行业的创新应用。

——关键技术突破。系统设备方面,支持可信计算、身份认证、数据防护等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支持网络高速数据缓存和分发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行业应用方面,支持智能无线传感器、低功耗传感器、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研发,支持信息设备互连、协同等关键技术研发。

——重大应用示范。面向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和城市管理、城市应急等方面的需求,在政务、金融、农业、能源等重点行业开展下一代互联网评测服务平台示范工程、云运营和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智慧城市管理示范工程、物联网综合示范工程、智能家居无线物联网示范工程等应用示范。

2)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创新创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重点任务。支持移动通信标准、芯片、系统设备、终端、操作系统、浏览器、安全服务、应用服务等从标准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新媒体、移动娱乐、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规模应用。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开展5G应用前瞻性研究。

——关键技术突破。核心硬件方面,支持智能终端与TDLTE相关设备等的研发、制造。基础软件方面,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和云操作系统应用开发技术。应用服务方面,支持基于近场通信、身份认证、加密算法的电子支付技术,智能语音识别、触摸、体感等人机交互技术,基于云计算的用户行为分析、病毒监控等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支持移动互联网领域智能化资源调度、大数据挖掘和处理、个人互联网、非结构化数据分析等技术研发。

——重大应用示范。面向科技和文化融合的需求,以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服务为着力点,实施一批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应用服务的示范工程。

3)集成电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载体,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与基础。

——重点任务。全力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制造装备完整产业链及各环节互动格局,以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及先进工艺制造为突破点,带动相关行业全面发展。发挥软件的价值核心和硬件的载体作用,打造软件牵引的硬件产业集群。支持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产品开发和测试环境以及应用推广服务。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构建芯片与整机大产业链,推动特色产业链的整体发展。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突破。芯片设计方面,支持开展处理器、微处理器、新一代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高端通用芯片的研发。支持智能终端芯片、网络通信芯片、图像处理芯片、信息安全芯片等系统级芯片的研发。制造及装备方面,支持开展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的研发与规模应用。封装测试方面,支持系统级封装技术、硅通孔技术等3D先进封装技术的研发。

——重大应用示范。开展电子设计自动化与测试示范工程,支持先进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和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开发,建立国产化应用推广示范平台和集成电路检测服务示范平台,推进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仪器等各环节的紧密协作。

4)智能终端消费品

——重点任务。推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产品和互联网服务创新,促进智能控制、模式识别、家庭网络、传感网络等技术在个人和家居生活广泛应用,促进可穿戴设备、家居环境、家电物品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打造产业链上下游融合的智慧生活服务生态圈。

——关键技术突破。移动终端芯片方面,强化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与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跨网互联、无人系统、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标准创新。智能终端应用方面,推动消费电子、健康监测、生活娱乐等领域开展软件硬件。互联网相融合的业态创新,促进智能终端、可穿戴和新型物联网设备应用,推动企业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构建智能服务新生态。

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按照加强研发、促进集聚、提升水平的原则,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加工和集成水平,提高自主创新和产业配套能力,依托成都航宇、国航维修、朗星无人机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航空关键零部件制造、发动机制造维修、无人机研发制造、公务机组装和飞机拆解等产业,积极发展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整机集成等智能装备制造,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1)航空装备产业

——重点任务。大力培育航空装备产业,重点支持无人机整机、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元器件等环节,着力打造通用航空全产业链,促进航空装备制造业向研发服务等高端环节延伸,提升高端装备的系统集成能力。

——关键技术突破。支持无人机、高端公务机整机及通用航空设备的研发与制造。支持重油活塞、涡喷和涡扇等通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与产业化。支持高集成度通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等航空电子设备与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2)轨道交通产业。轨道交通是公共交通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双流密切合作的西南交通大学在设计研发、整车制动、信号控制、运营服务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具备优势。

——重点任务。积极对接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加强核心技术及关键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进规划设计、装备、运营服务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全面发展,重点支持整车制动、牵引传动、通信信号、安全保障、运营监控等关键环节。

——关键技术突破。整车关键零部件方面,支持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研发;支持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技术研发和引进。通信与信号方面,支持车地通信技术、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安全保障与运营服务方面,支持开展网络化运营环境下的运营监控、信息融合、集中管控等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发,支持轨道交通节能管控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3)智能装备产业。重点推动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工业智能机器人、高效节能自动变速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智能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重点任务。支持面向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研发工业智能机器人,重点支持自动光学检测、智能传感、伺服控制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采用新型材料的3D打印设备、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型装备、大型钛合金快速成型装备等先进加工装备的产业化。支持五轴联动等高档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成套生产线装备研发和工艺技术研究。

——关键技术突破。高档数控机床方面,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机器人方面,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4)卫星应用产业。卫星应用产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列入国家战略,是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重点任务。围绕卫星导航(GNSS)、地理信息(GIS)、遥感(RS)、卫星通信等领域,重点突破芯片、数据分析处理、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大力建设基础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与卫星通信综合应用系统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智能交通、车联网、电信、电力、应急救援、气象、物流、水利、林业、渔业、测绘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关键技术突破。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方面,支持开展北斗多模芯片、多模接收终端系统、高精度单点定位系统研发;开展公共位置服务数据挖掘、车联网服务端计算与服务整合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重大应用示范。围绕保障民生需求及特大型城市提升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需要,以行业应用服务为核心,开展智能交通示范工程、物流管理等示范工程。

3.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成都国际生物产业城和扬子江药业、康弘药业等重大项目,大力引进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按照“研究开发—药材种植和养殖—药物制剂生产—医用包装材料及医疗器械—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重点发展药品生产、医疗器械制造、医药研发服务、智慧健康等业态。

——重点任务。从医学临床应用需求出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蛋白抗体药物和新型制剂;着力发展医学影像、放射治疗、应急医疗器械等高端数字诊疗设备,促进药物支架、齿科材料等医用材料高端发展。结合国家医改契机,适应居民对医疗康复、养老护理、健康养生等服务需求,大力推进转化医学、个性化医疗技术在医疗机构临床推广应用,开展电子医疗档案等健康服务管理系统建设,实现远程医疗服务资源共享,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和多元化发展。

——关键技术突破。生物医药方面,支持蛋白质复性制造、基因修饰和表达、疫苗应急制备、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规模化生产、缓控释制剂等关键技术研发。生物医学工程方面,支持核磁共振超导磁体、医用直线加速器、PETCT环形探测器、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机器人导航系统等高端医疗设备核心部件开发,支持临床检测及疾病控制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和快速诊断试剂开发。健康服务方面,围绕临床需求,支持转化医学、功能基因检测、远程医疗、独立医学检验等生物技术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诊疗技术研发和临床推广应用。

——重大应用示范。围绕蛋白抗体生产、手术急救、独立医学检验、远程医疗、健康服务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生物和健康产业有关领域的应用示范。

4.新能源产业

立足现有基础,提升自主品牌,加强协作配套,推进产业集群,依托通威太阳能、川开电气等重大项目,重点推进核能、储能及动力电池、智能电网和光伏产业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及其配套产业“从资源利用型向产业发展型转变、从组配件加工型向系统集成型转变、从产品制造型向市场应用型转变”,加速自主创新、规模发展、品牌经营、产业融合进程,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太阳能方面,重点发展薄膜光伏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硅材料、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电站系统建设的完整晶硅光伏产业链;光热方面,重点发展集热管、逐日跟踪系统、抛物面聚光反射镜、光学镀膜和镀膜设备,培育光热发电系统设计、采购、建设与管理服务的系统集成商,形成光热发电完整产业链。

——核能方面,重点发展多用途小型堆及核小型工业供热堆压力容器、石墨材料制品、主风机、控制棒驱动机构和堆内构件,形成核岛系统、常规岛系统关键部件产品链,培育核蒸汽供应集成采供体系、核电技术服务体系。

——风能方面,重点发展兆瓦级风电机、风电轴承、液压设备、控制系统,形成风能关键零部件产品链。

——储能方面,重点发展以超级电容、大容量锂电池及电能管理系统等为主的储能器件制造和储能系统集成。

(二)传统特色产业

1.传统机械制造

用信息化技术和绿色制造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机械制造业,进一步推动机械制造工业管理和服务现代化,积极发展机电液一体化产品,提升产品水平、质量和可靠性,在研发提升重大技术成套装备水平的同时,大力提升和发展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努力推进双流机械制造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大力提升铸造、锻压、热处理、焊接、表面工程和切削加工等基础制造工艺,推进机械工业所需的小批量、特种优质专用基础材料攻关,提高“双流造”成套机械设备大型铸锻件、基础零部件、基础工模具、关键原材料省内配套能力。

2.绿色食品

推广应用食品加工和包装数控设备及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川菜调味品企业整合发展,支持名优食品品牌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具有双流地方特色休闲方便食品、旅游食品、功能饮料和绿色食品。

3.新型建材

大力推广浮法玻璃、玻璃纤维、建筑陶瓷纯氧燃烧技术,推广窑炉余热回收利用、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水平。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特殊功能型、节能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建筑材料。尽快形成建材工业的产业聚集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

4.都市现代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装备和技术水平,推动人才、科技、资金要素向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加强以分子育种为重点的现代种业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农业装备与高效设施设备技术,推进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技术研发。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农业大数据与云服务等关键技术,强化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装备技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建设多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特色农业科研团队,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三)创新跨界服务与民生产业

开展跨界融合创新,加快互联网与科技服务业融合创新,依托中商飞产业园、阿里巴巴智能骨干网、顺丰西南分拨中心等重大项目,促进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零售业、医疗健康业、教育文化业、生活服务业等重点产业融合发展。

1.“互联网+科技服务业+金融”——互联网金融领域

大力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开展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创新,加速资金融通、在线支付和信息中介等金融业务发展,促进金融资本进入新兴产业领域。

——鼓励企业开展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企业发展众筹、第三方支付、金融产品搜索、金融大数据分析、信用评价等互联网金融,为创业企业和早期科技成果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拓展服务渠道和对象,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供创新和精准金融产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

——支持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建设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平台,推动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积极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机制。

2.“互联网+科技服务业+商贸”——电子商务领域

大力支持传统产业电商化发展,利用互联网高效组合信息、数据和商业关系,打通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全服务渠道。推动商务电子化和运营数据化,支持企业更好利用数据驱动线下商业线上化,打破信息不对称瓶颈,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业电子商务化发展。

——大力发展垂直领域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整合全产业链声源提供统一的平台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支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动工厂直达消费者、跨境产品定制、产能合作、对外投资项目等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利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扩展以用户需求和价值体验为核心的新消费模式与新商业模式,建立消费者画像数据库,推动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服务。推动量身定制提供精细化,个性化产品,支持商品众筹、社区团购、按需定制等模式发展,提升电子商务价值链。

——支持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智能化的配送和仓储服务平台,推动物流追踪与物资管理,智能调度与高效储运、自动搬运与智能码垛等新技术应用提升仓储物流自动化水平,提高货物物流对接效率。

——鼓励科技服务业机构建设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运作、知识产权、政策法律、标准制订、产品检测、资质认证、人才服务、管理咨询、项目孵化落地、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支持开展线上合同研发、研发众包、知识管理和运营、服务外包等合作,创新科技服务新模式。

3.“互联网+科技服务业+建筑”——智慧建设领域

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建造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建筑和建造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支持在园区建设、楼字管理、社区服务、电子政务等领域应用互联网解决方案,加速智慧城市建设。

——支持建筑信息模型,建筑可视化,三维打印建造、模块化建筑等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施工与监理、运维、能耗监控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支持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整合设计资源,建造个性化建筑。大力推动电气集成优化设计,空调节能、照明节能、能耗监测控制、余热利用、光伏与光热太阳能等建筑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和改造,建立建筑能源监测管理一体化平台。

——支持企业在工程施工、安防监控、特种设备检测、应急指挥等领域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解决方案。支持企业为金融、商业、交通、旅游、文化等公共场所提供无线通信、室内定位、深度摄像、增强现实等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和连锁增值服务。

——支持企业围绕智慧城市规划管理和智慧社区服务需求构建网格化的信息采集、公众服务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推动市民卡、社保卡、交通卡、校园卡等在身份识别,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商业支付等领域一卡多用、 跨城联网。

4.“互联网+科技服务业+医疗”——智慧医疗领域

支持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健康服务融合发展,推动企业与医疗机构创新合作,加快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健康云、生物研发外包、基因诊疗等新兴业态发展,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和智能化。

——支持企业提供基于大数据的云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包含生理和医学参数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面向家庭和社区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慢病监测,利用智能终端提供医疗预防、健康咨询和数据服务,建设居民健康数据库。

——支持在医疗信息化基础上建设智慧医院,推动医院智能化管理系统、智能数字化手术室、诊疗全流程电子病历。便携式数字化健康设备与信息平台应用,加快推动网上挂号、一卡就诊、移动就诊、在线医患交流等健康服务,推动医疗大数据和医政决策信息平台建设。

——支持建立第三方医学影像分析、数字病理分析中心,提供数字影像、病理云服务和大数据服务,支持开展影像诊断、会诊、监护指导、手术指导等远程医疗服务。支持开展医疗咨询和转诊在线服务,实现患者院外分诊和国际医疗转诊。

5.“互联网+科技服务业+生活”——智慧生活领域

推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产品和互联网服务创新,促进智能控制、模式识别、家庭网络、传感网络等技术在个人和家居生活广泛应用,促进可穿戴设备、家居环境、家电物品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打造产业链上下游融合的智慧生活服务生态圈。

——推动消费电子、健康监测、生活娱乐等领域开展软件硬件。互联网相融合的业态创新,促进智能终端、可穿戴和新型物联网设备应用,推动企业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构建智能服务新生态。

——推动房地产、建筑、装潢装饰,家电、家居用品领域应用环境感知、智能路由、互联网电视、体感交互、家居机器人智能安防等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动企业在物业管理方面开展小区智能网络、智能安防、智能物管、智慧商圈和智能家庭管家服务。

6.“互联网+科技服务业+文化”——互联网教育与文化领域

推动互联网与文化、教育、传媒业深度融合,加速构建文化教育和内容产业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拓展内容创新应用,促进文化信息消费,推动文化教育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支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内容生产、集成和服务平台,丰富图书、数字出版、音视频、影视剧、动漫游戏等正版数字内容平台产品. 推动新媒体、自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促进网台互补、网刊联动,个性化出版,创新媒体服务模式,促进正能量文化内容传播。

——支持企业开展三维渲染、影视剧后期制作、视频制播、演艺视效技术和解决方案应用,搭建三维视效和渲染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原创网络游戏研发、运营和海外服务,支持健康游戏内容创意、游戏与文学影视互动、游戏周边、三维网络教育游戏等业态发展创新。

——支持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传统文化产品、文化作品、文化活动与现代生活结合的线上推广平台,提升文化消费的精品化水平。创新文化商业模式,支持文艺生产和演出活动众筹定制方式,支持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消费、智慧会展等互联网应用和活动。

五、重点工程

(一)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

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为核心,以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为重点,实施“个转企、企上规、规转股、股上市”创新企业梯队培育计划,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1.着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鼓励本土龙头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发战略性新兴产品、重点新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参与重大科研国际分工。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打造吸引科技领军人才的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收购境外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设立境外研发平台,参与国际科研活动,实现创新要素全球化配置。支持有实力的科技企业到海外上市融资。

2.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探索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支持中小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检测中心等研发机构,增强企业对创新资源的吸聚能力。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支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转移转化。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加强产业链企业配套协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到创业板上市、新三板挂牌融资。持续优化完善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提高针对中小企业的专业化服务能力。

3.持续健全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大力营造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切实推进“先照后证”试点改革,简化服务流程。加快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注册门槛。全面实施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缓解企业负担。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深入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二证整合”,支持小微企业集群注册和集聚发展,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登记为企业。

(二)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工程

聚焦“十三五”期间创新发展重大需求,实施更加积极人才政策,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制度,以高层次、创新创业型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1.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以高端人才为引领,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鼓励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和“成都人才计划”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在双流创新创业,壮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探索建立“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人才引进模式,实施重要岗位全球招聘,放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和聚集科技创新殿堂级大师、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在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对优秀创新团队的引导和支持。

2.优化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把激发人的创造力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营造青年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敢于创业、乐于创业的氛围。支持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信息工程大学等在双流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和利益激励,释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协会的作用,扶持和鼓励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动。

3.加快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规划建设人才聚集、机制灵活、创新活跃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率先开展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简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外汇结汇手续。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创新和健全人才工作、学习、生活与国际接轨的配套服务,完善人才社会服务链,聚集国际一流创业服务机构、海外创业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在试验区内建成类海外学术环境,形成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特区,示范和推动全区人才管理改革。

(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工程

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布局,以服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科技创业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目的,最大限度整合创业资源,重构创业政策制度,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最大程度地创造适合创新创业的良好空间和卓越服务。

1.推进载体孵化能力建设

围绕企业“种子期—初创期—高成长期”需求,构建“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创业投资”的服务模式,以孵化器的建设与发展为核心,建设“创业苗圃”和“加速器”,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设立孵化器种子基金,不断提高全区科技企业初创成功率和成长速度,持续孵化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科技创业企业。支持“成创空间”“E创空间”“创客茶馆”“天府创客公园”等创新型孵化器模式,围绕孵化器服务功能与服务水平的拓展与提升,通过引导与支持孵化器与高校院所结盟、与金融风投机构结盟、与中介服务组织结盟,着力提高孵化器链接与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准及专业化程度,完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围绕新型孵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通过提高科技企业初创成功率和成长速度,孵化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科技创业企业,着力提高孵化器孵化成功率、企业成长速度、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和品牌效应。

2.推进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继续推动和鼓励大学面向产业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按照“产业技术研究院+学科型公司”的院地、校地结合模式,以产业、市场为导向,以优势学科知识技术化、核心共性技术工程化、产业前瞻技术引领化为主要任务,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成为支撑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中心和重要平台,促进知识技术化、技术工程化,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推动和鼓励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按照“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模式规划建设大学科技园,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集聚为主要任务,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大学知识溢出、技术辐射、人才培养输送。

3.提升创业平台服务能力

以“政府的主导性、政策的特殊性、市场的基础性、人才的聚集性”为基本原则,按照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社区化、国际化等高标准,组建“精干、高效、国际化、专业化”的创业服务中心,具体承办创业孵化服务。重点建设创业的培训辅导、创业投融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以及成果转化服务等综合性服务平台,形成完备的专业技术支撑、科技金融服务和综合公共服务体系。

(四)创新创业基础筑造工程

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领域,布局建设若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构建面向双流产业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建成一批全国一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优势学科,提升创新研发能力。

1.加快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新一代智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提升城市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城市高速互联网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和质量。积极跟进未来科技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争取更多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双流,使双流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技研发机构聚集基地。加强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研发设计等各类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创业支撑服务能力。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开放的资源共享技术平台和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共性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2.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

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着眼点,聚焦战略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统筹布局建设一批重点研发平台,积极争取在双流规划布局和联合共建研发平台。积极加快利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优化省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打造一流研发平台和科技原创基地。

3.推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科建设

大力推动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建设,依托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名校名城融合发展,整合科研资源,优化学科建设,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按照问题导向原则,集中力量,在高分子材料、微电子、通信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光电技术、核动力设计等双流产业前沿性学科方面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势学科。

4.深入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

支持在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进行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工作,允许高校院所自主决定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采取技术转让、许可或作价投资等方式开展转移转化活动,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单位自主分配。鼓励科技成果在本地进行转移或转化,设定用于奖励研发团队的最低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扩大研发团队的成果收益权,允许通过股份或出资比重等股权形式给予研发团队奖励,激发高校院所师生的科技创新活力。

(五)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工程

优化投融资环境,聚集整合金融服务资源,引导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创新金融衍生产品,针对科技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1.促进金融资源汇集。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的作用,吸引各类投资主体,构建多元化的投资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支持自主创新的创新创业企业信用贷款试点,设立专门的分支机构或委贷机构,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凡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创新创业企业可获得一定额度的无抵押贷款。支持产权交易、融资担保、保险经纪、资产评估、信息咨询等科技金融中介服务组织落户发展。推动设立或利用现有的国有贷款机构、担保机构发展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科技担保公司。

2.扩大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渠道

构建“双流区中小微融资对接平台”,完善企业与各类投融资机构间的沟通机制,对企业开展融资培训,增强科技型企业自身融资能力。设立创新创业专项投资支持资金,支持重点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成果产业化,建立贷款风险资金池,为高成长中小企业和由主管部门认定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联合成都市生产力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成都中小担等机构,加强与国有担保机构合作,通过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重点开发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及初创小微企业的多元化金融产品,拓宽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强化科技金融对创新创业的服务、支持功能。

3.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围绕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构建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本、银行贷款、融资担保、科技保险、上市辅导等各类金融服务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通过搭建信息网络平台,着力解决科技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金融、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大力发展支撑科技金融发展的技术及风险咨询服务第三方机构,为科技金融投融资活动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六)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工程

大力发展创新创业载体,优化聚集创新创业要素,完善创新创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创业配套环境建设,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和创造潜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推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为双流创新发展打造宜创宜业宜居的社会文化氛围。

1.打造创新创业知名品牌

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支持推进“创业天府·菁蓉汇”品牌活动的系列化、常态化开展。积极争取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新中国DEMO CHINA等国际性、全国性创新创业活动。支持举办“青创汇”、四川大学“创想汇”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支持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创业路演、创业大赛、创业论坛、成果展会、创业大讲堂等各类创业活动。

2.构建创新创业专业服务

加快推动户籍、编制、档案管理等相关制度改革,突破区域人才流动的城乡、行业、身份等制度性障碍。加快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及人才服务的有效对接,打通区域人才配置渠道,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搭建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设立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为引进和对接的创新创业人才落实政策、办理有关手续,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快培育科技创业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信用、法律、知识产权、技术转移、人才服务、资产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创业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专业化发展。

3.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实守信的人才观,着力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舆论导向,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全力发挥创新文化在双流创新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典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宣传,加大对优秀创新创业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良好环境。

(七)创新开放协同提升工程

充分利用全球高端创新资源,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与美国、法国、韩国、以色列等科技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推进高端技术的联合研发和创新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资源跨境跨界流动,构建开放创新的双流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1.积极吸引全球创新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创新载体建设,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和国际影响力的合作发展平台。大力引进世界知名大学、研发机构和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依托四川大学等科技资源,加快建设高水平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密切科技交流,采取产学研协同配合等方式联合开展重大科研攻关,积极筹办有国际影响力科技高端论坛和展会,支持国际机构及组织在双流举办大型活动,不断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网络。

2.支持优势企业加强国际合作

完善境外投资管理,加强对“走出去”的统筹谋划和指导,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支持优势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先行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企业以产业联盟、项目合作等形式抱团出海、共同发展。支持龙头企业、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大型国际合作计划,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优势,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3.强化与周边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结合国家战略部署和双流区位优势,加强与国内创新型城市的全方位科技合作。深化与高新区、天府新区、武侯区等合作,构建跨区域创新创业行政体制,推动地区之间实现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台共建、基金共设、标准共制,构建引领西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八)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技惠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紧密相关的重大民生问题,重点围绕食品卫生、公共安全、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城乡发展等领域开展技术集成应用和创新试点示范。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大力推动科普基地建设和科普资源开放共享。

1.强化食品安全保障

强化各类农产品安全科技工作基础,加快建立各类检验检测的机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积极开展污染控制、环境修复、绿色作物等重要技术的研究。加快设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技术体系,重点开展食品添加剂、食品接触材料等检测技术研究,试点示范并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检测装备和仪器,提高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自检能力。

2.促进公共安全科技发展

加快提升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针对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大力开展典型地质灾害基本特征、成灾环境与监测手段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大力推进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重建恢复等重大装备的发展,加快构建以地震预测监测为核心的区域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3.构建科技医疗健康体系

加快各类中成药的研发、中试和推广,促进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发挥和推进中西医融合发展。围绕慢性病、传染病、职业病、常见多发病等, 在预防、诊疗、康复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研发高效可靠的医疗和健康产品。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推进创新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公众健康知识普及等工作。全面推广医疗数字化和信息化,深入实施“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重点项目,构建一体化的综合医疗科技服务体系。

4.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加快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等社会力量建设专业科普场馆。深化全民科普教育,鼓励科研机构、创新企业、高等院校等面向市民开展长期稳定的科普日活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出尊重科学、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九)知识产权强区培育工程

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重点围绕知识产权相关政策、知识产权保障体系、支持产权服务市场等,紧密结合知识产权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与国际规则相适应、有效支撑创新创业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和文化氛围。

1.强化对知识产权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加强政策对构建知识产权制度的引导力度,设立知识产权战略及专利分析引导资金,绘制技术创新、产业链专利布局等路线图,加强技术创新环节中的知识产权分析,保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完善支撑股权化激励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全面推动实现知识产权股权化,充分调动企业和科研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深入实施相关激励政策,对双流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具有重大贡献的知识产权加大奖励力度。

2.构建知识产权保障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行保护的执法力度,围绕产业研发、商品流通、技术交易、会议会展等关键活动,重点抓好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核心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相关部门的的协作力度,完善行政、司法、行业、企业四位一体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加强知识保护的监察力度。定期组织专利管理有关部门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切实保障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3.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形成一批高质量的专利、商标、版权,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支持高校建立知识产权学院或培训基地,营造促进知识产权创造的整体氛围。加强利用成都科创通平台和创新要素聚集大市场,以O2O模式建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融资转化、资本化交易等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推进知识产权融资等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鼓励企业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

4.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市场

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围绕知识产权信息搜集、专利检索、版权登记、维权投诉等环节,实现知识产权的政务一站式服务。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人才聚集效应和智力溢出作用,通过物理聚集着力打造知识产权高端服务集聚区。大力发展各类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培养知识产权代理人才,构建覆盖知识产权咨询代理、许可贸易、信息服务、资产评估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国内外知识产权领域发展的新动向,及时发布知识产权保护预警信息,推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结合实际做好与本规划战略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构建促进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做好重大事项的研究和协调。各单位要强化责任分工,加强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将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列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中。

(二)推进体制创新制定实施促进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等领域法规和规章。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构建新型科技计划管理模式,突出市场机制作用,建立科技资源配置的新机制;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改革人才评价和奖励激励机制,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三)推进政策创新统筹协调各项政策文件,打破条块分割,将财政金融、贸易、产业和中小微企业政策等相结合,形成国家、省、市、区四级错位互补、协调联动、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体系。

(四)增加科技投入完善财政对科技投入机制,逐步提高研发(R&D)经费。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投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自主创新产品的示范应用范围,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统筹使用、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政府资金投入的有效性。

(五)优化创新环境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服务体系、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有利于营造良好创新文化的传播体系。弘扬创新文化和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文化整体素质,形成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六)强化督查考评。建立健全科技规划运行情况的考核督促、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监督机制,加强对各项任务进展的监督,保障规划顺利实施。通过监测评估,分析规划实施情况,保证规划实施效果。同时,根据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按严格程序适时调整规划,增强科技规划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