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www.daliank.com   填报时间:2012-04-28   责任单位:双流县政府办公室
〖字体: 〗〖背景色: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打印本稿〗〖关闭

 

——201231在双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双流县人民政府县长  周先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砥砺奋进  团结拼搏  共创五年发展新辉煌

 

过去五年,是双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成就非凡的五年。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实施“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发展思路,加快打造“一城三基地”,奋力推进“两率先两示范”,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县第十六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在科学发展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坚定不移抓高端强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是2006年的2.5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4.17亿元,比上年增长42.2%,是2006年的4.3倍;三次产业结构从2006年的8.84942.2调整为5.4:53.3:41.3。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6年位居全省“十强县”榜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排名从2006年的第43位跃升至第20位。2010年、2011年连续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称号。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示范县的实现度、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的达标率分别达92%77%

以新能源和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新型工业强劲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效明显,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支撑作用持续增强。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65.1亿元,是2006年的3倍。以太阳能、核能、风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销售收入从2008年的8亿元攀升至256.5亿元,连续3年名列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榜首,成为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都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物联网产业链为重点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迅速起步,总面积达10km2的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及笔电产业配套区建设快速推进,在11个月内完成征地拆迁、基础配套,仁宝一期建成试产,纬创一期主体竣工,综保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扩至26.86km2,入驻项目254个,建成投产183个,形成21.9km2建成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入库税收分别从2006年的38.3亿元、1.8亿元增至370亿元、16.1亿元。蛟龙工业港集聚企业596家,成为全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全县工业集中度达70%,比2006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五年净增规模以上企业80家,总数达37820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45.3亿元,比2006年增长2.9倍。

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坚持做大临空服务业、做优传统服务业,多元发展、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11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是2006年的2.5倍。航空枢纽服务、航空物流、临空商务、临空总部等临空服务业集聚发展,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形成2.7km2建成区规模、35m2物流仓储设施,临空服务业九江拓展区基础配套基本完成,口岸服务区一期、空港第二货站、嘉里大通、时代奥特莱斯一期等20个项目建成投运,2011年临空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入库税收8.8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97%126%。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黄龙溪“天府第一名镇”打造成效明显,极地海洋世界、南湖公园、蓝顶当代艺术基地一期等10个项目建成投运,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4个、旅游特色村5个,成为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22.4亿元,是2006年的4倍。体育赛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五项赛事中心、国际网球赛事中心等一批体育场馆建成投用,成功运作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ATP冠军巡回赛、国际舞蹈大赛等重大赛事活动27个(次),成为全省体育赛事产业示范区。房地产业稳健发展,市场供应结构进一步优化。金融保险业保持较快发展,2011年本外币存款余额842.3亿元、贷款余额463.8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3.1倍、4.8倍。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持续繁荣,欧尚等商业项目建成投运,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是2006年的2.7倍。

以集体化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施“135610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1.5亿元,是2006年的1.6倍。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成优质水果基地24.8万亩、生态蔬菜基地27.9万亩、高产粮油基地25万亩,集中连片打造冬草莓、枇杷、红提葡萄等特色农业示范园20个,全县农业亩均产值五年净增1228元。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发展农村“三大市场经营主体”404个,培育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龙头企业54 家,带动10.8万农户增产增收。农产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获得有机(转换)认证131个、绿色食品认证33个,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农超对接专柜8个。一三产业互动成效明显,成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农技推广、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动植物检疫、气象预警监测等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镇级农业综合服务站17个、农资放心店189个。五年累计完成农田水利设施投入7亿元,成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全域灌溉建设试点县。

二、着眼全域抓统筹搞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形态日益优化。坚持“全域双流”理念,突出生态田园特色,完成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修编和产业功能区、村镇建设等规划编制,基本形成6大类30余项覆盖城乡、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天府新区884km2双流区域规划编制、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快速推进,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启动仪式在我县隆重举行,四川大唐能源等45个、总投资1257亿元的起步项目相继开工,天府新区建设大幕迅速拉开。三大城市组团建设全面提速,东升新区三馆四中心、四大城市公园、白河综合整治一二期等项目陆续建成,华阳片区十大工程、六路四桥等项目竣工投用,西航港片区“产城一体”加快推进。五年完成84条街道路面改造、管线下地、风貌整治,打通城区断头路40条,启动6处“城中村”改造,增设新型交通信号标识320套、公交站点1912个,新(改)建标准化农贸市场33个、公共停车场36个、公共厕所28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06年的60km2扩至100km2。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正兴、九江、黄龙溪重点镇建设水平、产业承载能力、人口集聚功能同步提升,完成22个场镇风貌整治和4个场镇改造。按照“四性”原则和“九化”导则,打造三星镇南新村、籍田镇地平村、永安镇三新村等各具特色的农村新型社区(聚居点)23个。农民向城镇集中深入推进,五年梯度转移农民18.2万人,城镇化率从2006年的31.7%提高到62%

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积极融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配合实施省市重大交通项目14个,机场二跑道、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建成投用,机场新航站楼主体竣工,成绵乐客专、成自泸高速、成仁快速路双流段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临港路建设基本完工,新建成站华路、双温路、星空路、双简旅游快速通道等纵向骨干道路7条,新打造牧华路、籍黄路、双楠大道、牧山大道、麓山大道、成新蒲快速路等横向骨干道路8条,新(改)建镇村公路925km,全县公路总里程增至2713km无缝对接成都、快捷连通城乡的县域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建成毛家湾220kv、仁宝110kv等变电站14座,全县可承载用电负荷从2006年的43kw提高到115.2kw。天然气东山供气管网和威青线、华公线、北环线全线贯通,新增配气站4座,全县日供气能力从2006年的37.5m3提高到310m3,实现镇镇通天然气。完成岷江自来水厂二期技改和5座加压站新(扩)建工程,全县日供水能力从2006年的10万吨提高到30万吨,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站)28个、农村新型社区和村级污水处理设施68个,在西部率先实现镇级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5%。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41.5亿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人居魅力逐步彰显。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能环保监测系统和数字化城管系统建成投用,智能化、网格化管理得到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燃煤控减、扬尘治理、秸秆禁烧和广告店招、电动三轮车、运渣车等专项整治扎实有效,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垃圾清运一体化、率先实行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率达100%,成为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县。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全面完成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5.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8%,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12.59m2,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空港现代生态田园大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明显提升

三、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入,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投资拉动强劲有力。抢抓西部大开发、灾后重建、试验区建设等机遇,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2.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524.1亿元、服务业投资583.8亿元。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8.4亿元,比上年增长28.4%,是2006年的3.6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五年直接向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基础配套等领域投入584亿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采取BTBOT、信托、信贷等方式,五年撬动社会资金600多亿元参与双流建设和发展。县属国有公司五年融资到位232亿元,完成投资341亿元。项目促建扎实有效,完成中央投资项目43个、灾后重建项目18个、省市重点项目73个、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189个,天威一二期、汉能一期、南玻二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形成一批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开放合作卓有成效五年共引进项目1676个,到位资金1888亿元,超过前20年招商引资的总和。招大引强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引进仁宝、纬创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天威、汉能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吸聚5亿元以上项目9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专业招商成效明显,引进新能源项目39个、协议总投资793亿元,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项目40个、协议总投资190亿元,亿元以上临空服务业项目65个、协议总投资846亿元。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成功举办新能源、物联网、临空经济等国际峰会,对外合作成立基金规模1亿元、2亿元的股权投资中心各1个,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9.9亿美元,分别是2006年的2.6倍、8.5倍。

四、率先示范抓改革攻难关,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综合配套改革亮点纷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完成确权颁证、集体“三资”清理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改革,兴隆镇瓦窑村成为全国典型。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改革初见成效,农村各类产权流转8306宗、抵押391宗,实现抵押融资1.86亿元。落实耕地保护与农民社保挂钩机制,发放耕保基金3.8亿元。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的征地拆迁安置政策,修订完善我县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建成安置小区150个、安置农民18.2万人。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1.65万亩,节余建设用地2146亩,17万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不断深化,财政累计投入3.68亿元,完成254个村(社区)“五站一室两店”硬件设施配套、2772个村级公共服务项目外包。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在全市率先探索并大力推行村民议事会制度。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深化,引进商业银行9家、担保公司4家,发展村镇银行1家、小额贷款公司2家,向产业园区、场镇、农村新型社区延伸金融服务网点76个。完成国库集中支付、县对镇财政体制改革,部门预算、国资管理和政府投资工程预算审查、结(决)算审计等工作切实加强。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我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化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三大模式之一。

创新型社会建设扎实有效。坚持创新驱动,五年投入科技引导资金4.35亿元,实施科技项目1165个,专利申请9694件、授权5675件,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成为全国科技进步优秀示范县。着力搭建“六中心三平台”等创新服务载体,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投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68家,设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个,培育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35个。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成西航港科技企业孵化园1m2,完成科技孵化项目33个。加强创新型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全县万人人才拥有量达926人,较2006年提高3.5个百分点。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计划,通过提供小额创业贴息贷款和设立3000万元全民创业风险资金,支持自主创新创业,培育创业典型10个,形成了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业财富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五、坚持不懈抓民生促和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致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新建棠湖小学、棠中实验校、西航港二中、县职教中心等学29所,完成34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18所学校灾后重建,实现镇镇均有1所公益性标准化幼儿园。推进城市名校整合带动农村学校,组建教育集团10个。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普职比达5.1:4.9成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义务教育示范县。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面完成镇级卫生院、村(社区)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主体竣工,县级医院整合带动镇卫生院3个、对口帮扶镇卫生院21,县一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城乡医疗卫生信息化网络建设扎实推进,县级卫生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成投运。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增至4.29张。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5.4岁。成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实施城乡统一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在全国率先启动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特别关爱行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成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图书馆、档案馆竣工投用,县档案馆成为全省县域第一个国家一级档案馆,建成镇级综合文化站24个、村级综合文化室253个、农家书屋238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互动数字影院村级全覆盖。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人均公共体育场地达1.8m2,成功举办首届县运会和承办全国首届智力运动会、全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等重大赛事活动。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成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民健身工程先进县。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建成覆盖县、镇(街道)、社区的红十字会网络体系,全县社会各界为“5·12”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价值4亿元以上,圆满完成对口支援重灾区任务,接收安置重灾区孤儿和困难学生等工作受到中央、省市高度肯定,荣获中国儿童慈善奖——突出贡献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两纲”达标率达99%。完成县烈士陵园迁建。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成为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达标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省敬老模范县和全省人防工作、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县志修编全面完成。统计和普查工作扎实有效。新闻工作不断加强,办刊质量和广播电视节目水平稳步提升。对台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双流特色的民宗工作模式在全市推广。

富民惠民成效显著。多渠道投入资金397亿元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五年为民办实事739项。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4.3万人,完成省市重大项目人力资源保障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基本实现全域双流充分就业。创建市级以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21家,帮助农民工依法维权1.5万人次。全县“五大保险”参保新增57万人次,城乡社保覆盖面达90%,农村居民住院医疗最高报销比例从30%提高到95%,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在西部率先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农村学生住宿费,在全省率先免除普高和职高学生学费,教育惠民3.9亿元,受益学生70万人次。累计资助困难学生4万余人、发放帮困助学金4510万元,无一名双流籍学生因贫失学。向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3064万元和惠民医疗卡、惠民购药卡6.4万张。县属医疗机构六免八减惠民94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居民重大疾病社会援助基金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护基金,受益困难群众累计1000余人次。低保城乡一体、提标扩面,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分别从160/月、1000/年统一提高到310/月。新(改)建农村敬老院21所,有意愿入住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100%。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950万元,惠及城乡群众20.5万人次。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助制度,惠及80周岁以上老人2.2万余人。改造农村土坯房1.9万户、残疾人危旧房1006户,建成城镇廉租住房1882套、经济适用房249套、公共租赁住房2000套,统筹解决8万城乡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17.4万台,补贴城乡居民4897万元。实施光纤电视“十元通”工程,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5%。开行公交“一元通”线路33条,每年为群众节省交通费用1.5亿元以上。从2007年起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免收农业水费。行政村自来水通达率提高到93.7%新增29.3万农村居民用上自来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6年的12708元、5227元提高到24766元、10818元,年均分别增长13.5%14.7%;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6年的2.43:1缩小到2.29: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452亿元,是2006年末的2.8倍。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五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996件和政协委员提案1231件,办复率100%,满意率(含基本满意率)达99%以上。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化,建成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精简行政权力事项333项,在全市率先实行重大项目审批“一会三制”和全程代理服务,五年累计受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30万件,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率、按时办结率均达100%。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全县第九届村民委员会、第八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成为全国法治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综治服务队全覆盖,群众安全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成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食品药品监管和生产、消防、校园等领域安全工作切实加强,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编制和完善应急预案64个,建成县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认真落实信访逐级负责、领导包案和“大调解”等制度,妥善解决华西、万盛集资案等遗留问题,社会保持安定和谐。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全力爬坡奋进的五年,也是我县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勤劳智慧的双流人民,用汗水和力量、激情与拼搏,诠释了双流精神,创造了双流速度,彰显了双流魅力,谱写了双流争先攀高、加速发展的精彩篇章!

回顾五年来的政府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才能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夺取双流赶超跨越的新胜利;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立足于快,致力于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构建集约化、高端化、特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率先迈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步伐;必须始终坚持城乡统筹,系统推进“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才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实现城乡融合,加速构建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新格局;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勇于先行先试,敢于攻坚破难,善于抢抓机遇,努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制约,充分激发推动发展的一切活力,才能从容应对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持续增强领先发展的新优势;必须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时刻牢记为民宗旨,勤政廉政,改善民生,切实做到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惠及群众,才能在共创共享中凝聚民心、集聚民智、汇聚民力,奋力开创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各位代表,奋斗历程充满艰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过去五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驻县单位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付出、积极奉献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我们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参与和支持双流建设的驻县单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为双流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双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报告五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在中西部的领先优势还不够明显,新能源、新兴电子信息、航空枢纽服务及维修制造等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强,现代服务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有待提高。二是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仍需加大。三是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双流制造”向“双流创造”转型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创新型双流建设尚需加强。四是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力度仍需加大,新型社区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和创新。五是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服务能力与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新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政府自身建设亟需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智慧破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抢抓机遇,加力加劲,不断巩固和发展双流加速赶超、再攀新高的良好势头。

 

乘势而上  争先进位  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是我县深入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加快打造空港现代生态田园大城市的关键期,也是我县转变发展方式、奋力赶超跨越的攻坚期,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成渝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天府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双流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肩负着当好天府新区建设“排头兵”的历史使命。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只要我们永葆创业激情,鼓足高昂干劲,努力在抢抓机遇中跳起冲高,在合力攻坚中开拓奋进,在主动有为中领先发展,双流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精彩,双流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根据中共双流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四川打造天府新区等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总体要求、“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发展思路和实施“五大兴市战略”的战略部署,按照县委工作基本取向,深入实施“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发展思路,更加突出产业倍增升级和城市拓展转型、科技创新驱动和重大项目带动、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环境友好、保障改善民生和共建社会和谐,加快建设以现代产业新城、生态田园新城、幸福怡居新城、文化魅力新城、国际时尚新城为内涵的空港现代生态田园大城市,努力打造中西部县域最具竞争实力的产业高地、最具生态田园魅力的现代城乡、最具创新活力的发展环境、最具人文内涵的首善之区、最具幸福感的和谐家园,争创全市领先发展科学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示范县,奋力在中西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领跑中西部,挺进前十强,全面达小康,基本现代化2016年,实现经济总量、产业规模、发展投入、财政收入、群众收入、可持续发展效益“六个倍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11年的3倍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翻一番,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兴电子信息、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11年的6倍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2011年的3倍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2:1,科技研发投入、制造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2011年的2倍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6:42.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降低4%以上。

各位代表,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目标催人奋进。今后五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上述目标,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大投入、建好‘新区’,群众殷实、实现和谐”的基本取向,深入实施“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发展思路,加快建设以“五新五最”为核心内涵的空港现代生态田园大城市。

——大力推进产业倍增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中西部最具竞争实力的产业高地。按照“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要求,突出“优二强三精一”,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加速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到2016年,主导产业“第一方阵”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第二方阵”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第三方阵”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产业年销售收入分别突破1300亿元、3000亿元、1000亿元。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传统服务业,确保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大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农业发展机制创新工程、农产品品牌塑造工程、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工程,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载体,努力将产业功能区建成新兴产业集聚、科研优势突出、适宜人居创业的高端平台,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产业高地。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入,引资到位年均增长25%以上,力争新培育“百亿企业”3个以上、“五十亿企业”5个以上、“十亿企业”10个以上。

——大力推进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努力打造中西部最具生态田园魅力的现代城乡。按照“三位一体、四态合一”的要求,以天府新区建设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统筹推进空港现代生态田园大城市新区建设与城市更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集成示范与新村建设,着力构建以生态田园为核心内涵、以产城融合为发展方向、以“三城两带”为主要支撑的现代城乡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努力成为天府新区发展先导区和示范引领区。力争到2016年新增100万人口承载能力,城镇化率提高到75%以上。围绕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提升城市功能,着力完善城乡一体的交通、能源、水务等基础设施体系,力争未来5年基础设施投入1400亿元以上。提高城乡现代化管理水平,深化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县创建活动,塑造城市特色,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着力彰显空港现代生态田园大城市的魅力风采。

——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战略,加快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努力打造中西部最具创新活力的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改革攻坚,坚持“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等经验做法,稳步实施“四大基础工程”,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城乡居民自由迁徙等配套改革,着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健全完善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重点提升新能源、新兴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双流。着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利于创造的发展环境,让全社会蕴藏的创新创业创造热情,转化为推动双流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突出走向国际、对接沿海、融入成渝“三向拓展”,积极构建大开放大合作格局,力争未来5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外贸出口400亿美元以上,经济外向度提高到80%以上。

——大力推进文化振兴行动,全面提升城乡文明,努力打造中西部最具人文内涵的首善之区。实施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勇争一流、开放诚信、和谐包容”的双流精神,不断增强全县人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努力建设文明和谐的精神家园。实施文化事业提升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到2016年,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场馆数达0.37个。实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致力品牌打造、主导产业培育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体育赛事、休闲旅游等产业,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大力推进幸福双流行动,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打造中西部最具幸福感的和谐家园。加大富民惠民力度,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教育惠民、健康双流、保障无忧、住房安居、环境提升“富民惠民六大计划”,确保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48000元、21800元以上,努力让城乡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为殷实、更加幸福。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引导城乡群众共同建设管理民主、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深入推进平安双流建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实现今后五年奋斗目标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真抓实干  富民强县  力创跨越发展新优势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天府新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按照“跳起冲高、高位求快、领先发展”的工作基调,围绕实现“六个倍增”,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4%,农业增加值增长2.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建设空港现代生态田园大城市,在全面优化城乡形态上求跨越

加快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大力实施立城优城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按照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和成都分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空间布局,统筹完善县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天府新区双流区域“一城五区”控制性详规、起步区城市设计和产业发展、交通、水务、能源等专项规划。快速启动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建设,加快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基础设施、综合配套项目,全力推进天府新区东升新城、机场西、机场东、公兴正兴、黄甲南、兴隆等起步区建设。突出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和现代化的城市形态,统筹城市建设区和生态绿隔区建设,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产城一体单元”,努力将天府新区双流区域建设成为推进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产城一体发展的样板区、内陆开放高地的前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社会繁荣和谐的首善区。坚持“全域双流”理念,同步推进九江、彭镇、黄水、金桥规划建设。加快东升金河路、华阳骑龙片区等8个旧城点位和九江邹家场、兴隆、太平等16个场镇改造,统筹推进大林合力村、合江南天寺等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完成4个川西林盘整治,加速构建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新型城乡形态。

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深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天府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实施新航站楼、成绵乐客专、成渝客专、成蒲客专、成自泸高速、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双流段和“三纵一横一轨”等重大项目,加快新成仁路、籍黄快速通道、天保大道等项目建设,确保站华路延伸线、成仁快速路、迎宾大道南二段、临港路建成通车,基本完成彩虹桥、通济桥重建和二江寺桥保护性维修工程,新(改)建镇村公路130km。进一步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启动实施黄水220kv输变电及配套工程,加快万安、龙桥、邻港、牧马山4110kv变电站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确保东升、西航港2个配气站建成投用。着力完善水务基础设施,启动岷江自来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完成工业园区加压站建设和洗瓦堰等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确保华阳污水处理厂二期竣工投用,新建截污干管104km。配套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兴隆湖和南湖公园二期、凤翔湖森林公园、万安南干渠市政公园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确保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0亿元以上。

提升城乡现代化管理水平。运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市政、交通、水务、警务等智能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深入实施城区缓堵保畅工程,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安设施,加快重要交通节点、商业集聚区停车场建设,建成地下公共停车场4个。推行城市管理柔性执法,采取疏堵结合方式规范流动经营。推进市政设施维护、市容环境保洁、县镇道路养护市场化,提高城市运营管理的效益和水平。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突出抓好机场周边、干道沿线、城镇入口、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环境改善,强化对乱停乱放、违章搭建、污损道路、非法营运等现象的长效整治,提升城市常态化管理水平。积极倡导生态、绿色、低碳的人居模式,加强“山、田、河、湖、林”生态本底保护,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试点县建设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县,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6%、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彰显城市人居魅力,努力将空港现代生态田园大城市建设成为宜业宜商宜居、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二、突出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在做大做强产业支撑上求跨越

奋力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产业倍增战略,突出产业立城、以产兴城,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在“中雁竞飞”中的领先优势。完善产业载体,启动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物联网板块1.5km2、电子信息板块2km2、生物医药板块2km2、航空维修制造板块2km2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新能源产业功能区6km2基础配套。加速打造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以光伏光热为核心的太阳能产业、以民用核技术应用为突破的核能产业、以整机产品配套为重点的风能产业,带动发展光电一体化照明、储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四川大唐能源、天威三期、核动力研发基地、中物院成都基地建设,力争通威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加速打造千亿级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突出以物联网技术研发为引领、以“智云工程”为支撑、以终端电子消费产品生产为带动,加快电信移动IDC、宸鸿光电等项目建设,力促微晶元高端制造基地一期、新易盛通信等项目主体完工,力争仁宝一期和纬创一期年出货量达1000万台,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加速打造千亿级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东航成都基地、西藏航空成都基地、国航四机位大修机库等项目建设,力争航枢大厦、新航站楼站前服务区等项目建成投运,确保航空枢纽服务及制造维修产业销售收入突破450亿元。强化工业园区挖潜,提升发展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工业经济增量。推进骨干龙头企业培育“3510工程”,力争新培育“百亿企业”1家、“五十亿企业”2家、“十亿企业”3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与主导产业协作配套、与骨干企业结链发展,积极引导蛟龙工业港升级发展。聚合西航港开发区“六中心三平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的人才智力优势,加快电子科大、川大、西南交大科技产业园和西航港科技企业孵化园、物联网科技孵化园建设,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企业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突出打造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航空货运、航空快递、中转分拨、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优化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力促越海物流、宅急送、UPS等项目尽快动工,加快推进新地物流三期、四川物流二期、互惠商业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恒荣物流、富园物流等项目建成投运,形成50m2物流仓储设施和70万吨航空货运能力,航空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以上。提升发展临空商贸、电子商务、临空总部等现代商贸流通业,积极培育楼宇经济和城市综合体经济。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中介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加快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进一步繁荣城乡消费市场,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7亿元。

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提升工程。着力加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积极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和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抢抓成都建设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机遇,依托文化创意、体育赛事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动漫游戏、文化博览、创意设计、体育赛事运营等新兴业态,不断壮大广告、印刷等传统产业,加快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蓝顶当代艺术基地二期项目建设,确保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建成投运,积极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促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结合成都国家旅游改革试点,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我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互动发展,打响“古蜀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黄龙溪“天府第一名镇”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

着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135610”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四大工程”,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都市农业。强化农村“三大市场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农产品营销企业和农村经纪人队伍,确保省级示范合作社达15家以上、全县农业产业化带动面达92%以上。结合天府新区生态建设,调优种植结构,推进冬草莓、枇杷、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品种改良、连片发展,重点在“一环一线”发展镶嵌式、插花式景观农业,促进农业生产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积极争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县,建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3.6万亩、地理标志产品核心示范区2.3万亩,力争“三品一标”占全县农产品种植面积66%以上。推进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大力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业现代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紫颐天堂、蓉城云崖、文金花卉等项目建设,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鼓励农超对接、农餐对接,新(改)建农产品超市6个。着力提升17个镇级农业综合服务站和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运行效能,基本建成全域覆盖、过程监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扎实做好全省全域灌溉试点县工作,完成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山丘区抗旱能力提升、“五小”水利工程等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灌溉用水保障能力。

三、全面扩大开放合作,在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上求跨越

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大力实施全域开放和改革开放战略,坚持“两型增长”,强化招商选资,确保全年引资到位700亿元以上。着力招大引强,重点围绕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瞄准国内外领军企业、大型央企和行业龙头,突出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引进上亿元项目52个。加大专业招商力度,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引进高端优势项目和协作配套项目,促进产业垂直整合。依托仁宝、纬创等项目拓展以企招商,推动同业集聚、集群发展。推进招商引资由单纯产业招商向复合型招商转型升级,着力引进世界知名的科教、医疗、商务等配套服务机构,系统承接资金、项目、技术和现代城市业态转移。加强在谈项目、已签订意向性协议项目的跟踪对接和协调服务,力争香港宏威、中广核、光电传感器研发生产基地、公务机维修基地等一批项目尽快落户,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确保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着力投资拉动、项目带动,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569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投资200亿元、现代服务业投资220亿元。健全项目促建激励约束机制,统筹项目建设用地、能源供给、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依法依规清理未履约项目,力促签约项目加快动工、动工项目快速推进、竣工项目尽快投产。扎实抓好天府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包装、储备,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市“总盘子”和优先开工计划。进一步强化银政企合作机制,及时向金融机构、战略投资集团推介特色优势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双流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作用,积极扩大社会投资,引导新增投资重点投向天府新区建设、主导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城乡公共服务等领域。

提升对外开放的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新国际快件中心、公共保税仓、出口监管仓等项目建设,大力推动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检查等部门联网协作,提高综合保税区运营管理水平,力争实现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打造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生产服务环境。坚持“双需驱动”,全面提高经济外向度,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在我县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采购中心、生产基地,支持县内优势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以上、进出口总额达22.5亿美元。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切实做好外事侨务工作,高水平办好新能源、物联网等国际峰会和现代五项世界杯总决赛等重大活动,扩大双流的国际影响力。加快设置多语种的景区景点标识和交通指示标牌,进一步完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综合服务设施,支持开通更多的国际直飞航线和货运航班,有效提升空港现代生态田园大城市的国际化功能。

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在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上求跨越

稳步实施“四大基础工程”。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产权规范顺畅流转交易体系,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建立长久不变的产权关系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农村房屋所有权自由流转、农村股权交易,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积极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确保7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4个集体建设用地整理项目、8个农用地整理项目通过验收,建成市级农房建设示范点1个,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化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类供给、经费保障、民主管理等机制,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规范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和金财工程应用“大平台”建设,完善政府投资工程资金监管系统、拆迁安置项目管理系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县属国有公司实体化发展,提升管理运营水平和多渠道融资实效,力争全年融资80亿元以上。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确保适度、可控。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双流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延伸服务网点、创新金融产品,新增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各2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积极适应天府新区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需要,逐步推进镇、街道职能转变。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稳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充分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在社会矛盾源头治理、维护公共安全、城乡环境整治、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探索实施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城乡社区治理机制,扎实做好仁宝、纬创等重大项目新型社区服务管理,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城镇生活小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社保、文化、体育、卫生、治安等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推广社区物业管理模式,努力将城乡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建立健全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和引导处置,促进信息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上求跨越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城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确保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全县财政支出的18%以上。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升义务阶段和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形成适应城乡居民自由迁徙、重大产业化项目人口聚集的校点布局和办学规模。完成永安小学等16所中小学校塑胶运动场建设,加快实施永福小学新建和华阳职中、西航港小学、县特教校迁建工程。按照“八统一”要求完善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县中医院、永安中心卫生院整体迁建,确保县妇幼保健院建成投用,完成24家镇级医疗机构数字化X光摄影成像系统配置,让城乡群众享受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大力实施文化振兴行动,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启动县文化艺术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完善镇村两级文化活动站(室)硬件配套,深入实施农村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等文化共享工程,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做好“火龙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县创建成果。重视发展工会、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残疾人事业,继续做好兵役、史志、民宗、侨台工作,不断加强气象、统计、人防、新闻、档案等工作。

扎实抓好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幸福双流行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做好被征地农民、“4050”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城镇新增就业4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8500人。加快实施教育惠民计划2012年春季起免除双流籍低保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学前教育杂费、保育费和管理费;健全扶贫助学长效机制,确保无一名双流籍学生因贫失学。加快实施健康双流计划扩大重大疾病援助和医疗救助受益面,向全县低保户发放500/卡的惠民医疗卡,完成全县常住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加快实施保障无忧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确保新增“五大保险”5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实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启动县殡改站迁建。加快实施住房安居计划成农民安置小区19,确保2.8万群众入住新居;完成400套经济适用房、154套廉租住房主体工程和2354套公租房建设。加快实施环境提升计划,推进城市增绿和用水保障提升工程,完成自来水“组组通”工程,确保全县自来水入户率达80%以上;争取更多公交线路纳入成都中心城区一体化公交系统运营,让城乡居民享有更加便利、怡居的生活环境。

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巩固平安双流建设成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社区建设试点,积极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和重大疫病防控,完善食品质量溯源、食品安全基层监控和市场准入体系,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抓好防灾救灾等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严格落实群众和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调解处置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勤政为民  务实高效  争创人民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高效的工作、更加优质的服务,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完成好人民托付的重任,建设好人民满意的政府。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施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扎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切实履行好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职责。更加重视学习研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各个环节,努力使政府工作更好地体现科学性、增强针对性、富于创造性。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咨询论证、公示听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等制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全力建设法治政府。

始终坚持高效理政、实干兴政。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办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努力使政府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大力提高行政效能,强化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意识,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完善“直通车”、“一站式”政务服务机制,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规范化、便捷化、透明化的政务服务,着力打造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加快县政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倡导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抓发展、促和谐、创一流,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干劲抓机遇、攻难关、求跨越。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强化公务员队伍教育管理,精文简会,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目标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执行有力、服务高效,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始终坚持亲民勤政、廉洁从政。坚持以民为本,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推动发展、检验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向民生倾斜,让所有的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尽最大责任、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问需于民,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尽心竭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加快发展中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以勤政造福于民,以廉洁取信于民。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实行公务卡制度。加大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让人民赋予的权力在监督下实施、在阳光下运行,努力建设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崭新的征程正在开启。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神聚力、团结拼搏,只争朝夕、超常工作,奏响争先进位的最强音,谱写赶超跨越的新篇章,奋力争创全市领先发展科学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示范县,为实现“领跑中西部,挺进前十强,全面达小康,基本现代化”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ATP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的缩写,即职业男子网球协会。

三馆四中心:县规划展览馆、县图书馆、县档案馆和县体育中心、国际网球赛事中心、县人力资源中心、县职教中心。

四大城市公园中心公园、运动公园、艺术公园和白河休闲公园。

十大工程华阳综合大市场、南湖公园、成都极地海洋世界、会龙公园、天府大道末端广场、长顺220kv输变电工程、华阳污水处理厂、戛纳休闲港湾、欧尚购物中心、锦江排洪总出口延伸整治工程。

六路四桥站华路、元华路、麓山大道、迎宾大道、华阳大道、天府大道延伸线和牧华路锦江斜拉桥、南湖公园锦江大桥、迎宾大道江安河桥、站华路江安河桥。

三资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

五站一室两店便民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社保就业服务站、公共设施管理维护站、农村综合服务站,警务室,生活便民店、农资放心店

六中心三平台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硅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太阳能聚光应用工程技术中心、核电站核岛设备综合试验中心、国家中低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威新能源技术中心;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双流绿色能源博览会有限公司。

两纲: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

六免八减:对全县低保人群、残疾人和70岁以上老人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查费、门诊肌肉注射费、院内会诊费、急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和对我县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减收住院Ⅰ、Ⅱ、Ⅲ级护理费和住院普通床位费、抢救费、清创缝合及换药费、注射费、常规检查费、手术费、放射费30%费用。

一会三制:投资服务协调会和审批形式的告知承诺制、联合审批制、登记备案制。

五大兴市战略: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围绕落实“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发展思路,提出实施“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

“一主线三战略五加强”发展思路:以建设天府新区、构筑产业成都核心增长极、打造空港现代生态田园大城市为主线,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城市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战略,加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强县建设、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

五新五最:即现代产业新城、生态田园新城、幸福怡居新城、文化魅力新城、国际时尚新城和中西部县域最具竞争实力的产业高地、最具生态田园魅力的现代城乡、最具创新活力的发展环境、最具人文内涵的首善之区、最具幸福感的和谐家园。

三城两带:即在东升城市组团打造以临空经济为特色的“现代空港新城”,在华阳城市组团打造以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国际新城”,在西航港城市组团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新城”和把“东山快速通道—新籍黄路—双黄路”环线打造为川西丘陵生态田园风光示范带,把“双简旅游快速通道”沿线打造为优美乡村旅游示范带。

一带两翼、一城六区“一带”即天府中轴向南延续并向东延伸至龙泉山形成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两翼”即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带的西翼、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的东翼。“一城六区”即天府新城和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南部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功能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我县涉及除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外的“一城五区”。

三纵一横一轨:“三纵”即天府大道中轴线、红星路南延线、元华路南延线,“一横”即正公路东西延线,“一轨”即地铁1号线南延线。

智云工程大力发展以云设备、云软件、云服务、云终端“四大云产业”以及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三大云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云计算产业,打造中西部云计算应用与产业发展高地。

IDCInternet Data Center的缩写,即互联网数据中心。

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两型增长:内生型增长和外生型增长。

双需驱动:提振内需和扩大外需。

八统一:对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一机构布点规划,统一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统一基本服务项目、标准和价格,统一药物目录和价格,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统一绩效考核办法,统一投入补偿政策,统一医保报销政策。